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致老年患者震颤1例

沈渠深1a,汪自然1b,戴素娟1a,刘春霞2*

(1.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a.药剂科,b.呼吸科,广州 511300;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广州 51012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80岁,身高170 cm,体质量62 kg。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20年,加重5 d”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16年 4月 5日再发咳嗽,为阵发性连声咳,伴咳黄白痰,咳嗽时及活动后气促,休息后难以缓解,在外院住院治疗,予相关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后仍有明显咳嗽、咳痰,2016年4月10日到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入院治疗予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ivdrip qd),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 g,ivdrip bid),吸入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普米克,2 mL,氧气雾化吸入,bid);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可必特,法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批号:5984019,2.5 mL,氧气雾化吸入,bid),羧甲司坦口服液(10 mL∶0.5 g,1支,po tid),孟鲁司特钠片(顺尔宁,10 mg,po qn)。4月12日患者脸部、四肢出现震颤,手臂颤抖写不了字;当天停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换成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爱全乐,2 mL,氧气雾化吸入,tid),其他治疗药物在住院期间无更换。4月13日患者肢体仍有震颤。4月 15日开始患者肢体无震颤发生。4月18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2 讨论

4月10日给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止咳;4月12日患者诉脸部、四肢震颤,手臂颤抖写不了字;停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更换为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2 d后患者诉肢体无震颤发生,说明患者震颤与药物使用有时间关联性。并且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其他既往病史,患者脸部、肢体震颤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因此推测患者脸部、肢体震颤很可能与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相关。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由3.0 mg硫酸沙丁胺醇和0.5 mg异丙托溴铵组成。硫酸沙丁胺醇震颤发生率为1%~10%。检索知网、维普、万方及 Pubmed未见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及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引起患者脸部、四肢震颤的报道。因此,笔者推测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导致患者震颤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沙丁胺醇引起的。

沙丁胺醇为手性药物,其与β2受体结合的为具有活性的R-对映体,S-对映体基本无活性。R-沙丁胺醇表观清除率约为 S-沙丁胺醇表观清除率的4倍,血浆半衰期分别为3.5,5 h。因此,起始给予患者沙丁胺醇中R、S-对映体的浓度相同,随着重复的雾化吸入,其中 S-对映体的浓度相对会越来越高。R-沙丁胺醇可降低细胞内钙含量,S-沙丁胺醇则增加细胞内钙含量,这可能与 S-沙丁胺醇交叉作用于胆碱受体,引起平滑肌收缩,最终引起患者震颤有关。

该患者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引起的震颤,立即停药,2 d后震颤消失。这与报道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引起震颤,停药2 d后震颤消失情况一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呈上升趋势,是目前全球引起死亡的第 4大原因。临床医师选择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老年患者,如果患者有肢体震颤现象,要马上停药,并防止跌倒发生。

中图分类号:R994.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7693(2017)10-1476-01

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17.10.026

引用本文:沈渠深,汪自然,戴素娟,等.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致老年患者震颤1例[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7, 34(10): 1476.

收稿日期:2017-04-26

(本文责编:蔡珊珊)

作者简介:沈渠深,男,硕士生,药师 Tel: 13632202224 E-mail: guangzhou.0768@163.com*

通信作者:刘春霞,女,副主任药师 Tel: (020)62287561 E-mail: lcxgz@163.com